芝加哥大學打響搶人第一槍,ED0呈現(xiàn)的名校招生背后的邏輯
日期:2024-08-16 10:51:00 閱讀量:0 作者:趙老師前段時間,頂尖名校芝加哥大學宣布為了提前鎖定優(yōu)質(zhì)生源,學校獨創(chuàng)了一個ED0:
從2024年秋季開始,凡是參加過夏校的學生,9月就能提前通過全新專屬通道SSEN申請芝大(Summer Student Early Notification),并在11月1日ED截止之前拿到結(jié)果。
消息一出,都炸開鍋了:這幾年來在美式搖號+雙減中吃盡了苦頭的大學,又要迎來招生巨變了嗎?
在以往的美本錄取語境中,夏校往往只是其中的一個充分非必要條件:大多數(shù)夏校參加與否并非會成為錄取的決定因素,一些高含金量的夏校會增加被錄取的幾率。
但芝大這次的舉措打破了這一先例:那些被夏校錄取的學生,多了一次申請機會。
根據(jù)芝大發(fā)布的通知,ED0的通道開放給已經(jīng)被夏校錄取并成功上完夏校項目的學生。增加ED0.可以讓優(yōu)秀學生更早確定方向,降低不確定性,讓那些來芝加哥體驗并與芝加哥匹配的學生盡早與大學牽手。
不難推測,今年那些上完了夏校并且受到了教授青睞的學生,比沒有ED0時候的錄取保障多了一層。
要知道,芝加哥大學一年更比一年難以申請,2023屆總申請人數(shù)增加了74%,錄取率卻降到最低的5.9%。
芝大為什么會開始從夏校中選人呢?
根據(jù)我的經(jīng)驗來看,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,夏校這種真實情境中,更容易觀察到學生的全面素質(zhì),頂尖大學錄取標準又將全人評價(Holistic Review)又推進了一層。
美國大學的錄取一向以全人評價錄取為人津津樂道。
有人說,這樣的錄取體現(xiàn)了唯才是舉,更多的是鼓勵人的全面成長,而不是只看冷冰冰的分數(shù),是中國教育應該學習的方向。
話是如此,但凡接觸過美本申請的人都會知道,全人評價是個多么折磨人的東西。
在我們熟知的語境下,全人意味著什么都要好,那么就意味著巨大的時間、精力的投入。每年幾十萬的補課費,不分黑夜白天的拼標化;外加幾十萬的升學指導,疊加動輒幾十萬起的背景提升大禮包。
最后,面對的還是個薛定諤的錄取:一個拿到哈佛錄取的學生,卻會被top10拒絕;一個被某小藤拒絕的孩子,卻能拿到大藤的錄取。
全人當然意味著達到大學所要求的基本標準,但看似玄學的美本申請,核心并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項目,而是學生的內(nèi)在品質(zhì),看待世界的角度,和對所學的熱情。
在大學申請中,核心就是「深度匹配」。
每所大學都有其性格,就像一個被芝大錄取的學生大抵上都有某些類似的特質(zhì):愛讀書,腦洞大,創(chuàng)意足,肯鉆研,不功利……
而這些特質(zhì)以往只能在文書中體現(xiàn)出來。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申請機構(gòu)的早期介入,包裝思維深入美本申請流程中,AI工具的普及,到底如何才能證明學生跟大學是真的匹配呢?
而有學分的夏校中,學生體驗的是原汁原味的大學課堂,跟教授近距離接觸,學習習慣如何,抗壓性如何,學術鉆研度如何,配合度如何等,都是能輕而易舉觀察到。
在申請越發(fā)包裝化和同質(zhì)化的當下,用夏校來篩選學生,提前鎖定生源參與內(nèi)部提前自招,結(jié)果并不影響其他大學申請,不失為一個好方法。